一段時間以來,不斷有人借助網絡渠道,散布針對安利公司的謠言。針對泛濫的網絡謠言,公司一方面多次公開辟謠并要求造謠傳謠者停止惡意行為,一方面對置若罔聞的造謠傳謠者先后發起四例訴訟,全部勝訴。公司同時商請騰訊對傳謠微信公眾號進行封號處理,迄今封號超過100個,有效震懾造謠傳謠者。
?
4場訴訟共獲賠償4元,安利要的是真相和尊嚴
?
隨著微博、微信、網站等新媒體的興起,互聯網一度成為謠言溫床,安利亦多次躺槍。如微信公眾號“幸福**”、“國*健康養生”等多個微信號就發布了《斯諾登再曝猛料:200年后黃種人將滅絕,基因戰才是對華絕殺》、《安利老板死了!才56歲,吃了27年的紐崔萊》、《國人終于醒了--安利皇冠大使的選擇?。?!安利崩盤進入倒計時?。?!》等文章,捏造事實、散布謠言,在網上一時風傳。
了解并掌握其造謠傳謠事實后,公司于2014年8月發起全國首例微信造謠訴訟案,依法對微信號“幸福**”持有人提起訴訟,要求其立即刪除謠言文章,公開向公司賠禮道歉,并象征性向公司賠償1元人民幣名譽損失費。在掌握其他微信號的造謠傳謠事實后,公司又陸續發起了第二起至第四起微信造謠傳謠訴訟。
2014年11月,經法院調解,安利贏得首起微信造謠傳謠訴訟案;2015年2月、3月,同樣經法院調解,安利相繼贏得第二起、第三起訴訟。近日,第四起案件在被告張某下落不明無法聯系的情況下,由法院進行了公告送達和缺席審理,被告張某被認定侵犯安利公司名譽權,判令其刪除侵權文章,在微信賬號上連續30天向公司公開道歉,同時象征性支付侵權賠償金人民幣1元并承擔本案受理費用。
至此,在半年多時間內,公司陸續發起的四起微信造謠傳謠訴訟案均告勝訴。四起案件被告被判立即刪除謠言文章,在其微信號上公開向安利持續道歉30天至8個月不等,累計道歉時間達14個月。根據司法解釋,網絡造謠傳謠侵權人可以被法院判令承擔50萬元以下的賠償。而安利訴訟目的在于澄清真相,捍衛企業聲譽,同時以儆效尤,因此在四起訴訟中均選擇象征性的1元賠償。
在道歉信中,被告均就其造謠行為向公司表達了歉意,同時呼吁公眾誠實守信,不要造謠傳謠。首起訴訟案的被告表示“我懷著深深地歉意向貴公司遞交這份道歉信,以反省我對公司名譽造成的損害,深深致歉?!蓖瑫r也呼吁廣大網友“請以我為戒,希望大家不要傳謠?!?br />
?
?
附前三起案件被告人的公開道歉信
刪謠、封號、做宣傳,安利有耐心有信心打贏反謠戰
?
網絡時代,謠言似乎來無影去無蹤,此起彼伏,給反謠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和困擾。對此情形,安利公司多個部門聯合采取措施,積極應對各類針對安利的造謠傳謠行為,決心打一場反擊謠言的持久戰。
?
自去年以來,除以上4起訴訟案外,公司還積極與騰訊溝通舉報,截至目前,微信平臺已刪除涉及安利的謠言超過14000條。對連續發布安利相關謠言的微信公眾號,公司亦積極提供證據,商請騰訊微信進行為期一周的封號處理,迄今已封號超過100個。公司有關部門也會就部分謠言進行證據保全,為日后采取法律行動做準備。此外,安利云服務、安利微刊等多個公司內部宣傳平臺也發布各類反謠文章約30篇次,及時澄清事實真相,使廣大營銷伙伴也成為反謠大軍的一員。
?
在謠言泛濫的情況下,凈化網絡環境,幫助公眾提升謠言應對意識,也是反謠的必須動作,安利對此不遺余力。在5月20日舉辦的“第三屆中國營養傳播大會暨2015安利紐崔萊營養中國行啟動儀式”上,來自政府、學界、媒體和企業的代表就深入探討了新媒體環境下的營養傳播策略,為公眾識別謠言支招,助力公眾提高營養素養。這一大會由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指導,環球時報社、生命時報社等權威單位主辦,安利(中國)日用品有限公司支持。
對于網絡造謠傳謠行為,近兩年,最高法和最高檢連續出臺司法解釋,加強打擊力度。根據司法解釋,網絡侵權人可以被法院判令承擔50萬元以下的賠償;同時,《刑法》第二百二十一條也明確規定: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,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、商品聲譽,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,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處或者單處罰金。針對網絡謠言泛濫的情況,國家互聯網信息辦、工信部、公安部亦聯合行動,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部署打擊互聯網造謠、傳謠行為。
?
面對謠言,安利有耐心有信心打贏反謠戰。對于網絡惡意造謠傳謠行為,安利始終保留依法追究不法分子法律責任的權利。同時敦請其他造謠者刪除謠言,不再造謠傳謠,否則安利公司將依法采取法律行動。